救护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病人死亡责任谁负
2001年上午,原告展某之妻梁某因故摔倒,头部受伤,遂向被告某县医院拨打了120。在120救护人员接诊前,梁某已处于昏迷状态。当天下午约15时,接诊梁某的救护车在返回途中,与顺行的石某驾驶的拖拉机相撞,经交警部门认定为被告县医院方负责事故的全部责任。约15时30分,在事故双方等待处理的过程中,被告屈某驾驶的农用四轮车又撞在停放的120救护车上,经交警部分认定为被告屈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在第二次事故发生时,120车上没有医护人员。事故约于16时处理完毕。事故处理后,梁某被送往被告某县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脑干出血,左耳后皮挫伤。住院后,共花去医疗费11456.8元,原告支付2000元,下余款项为被告县医院支付。梁某于2000年4月5日在被告县医院死亡。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生活补助费、护理费2727.24元,死亡补偿费45154元,丧葬费800元,交通费1200元。在公安局所作的尸检中,因原告要求,未对内部进行尸检。
技术部门对死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死者原患主血栓后遗症十余年,脑干出血致人死亡的几率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根据死者上车前即发生昏迷的情况,脑干出血致人死亡的几率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根据死者上车前即发生昏迷的情况,脑干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两次交通事故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审判]
法院经审理认为:1、在120救护车接诊前,死者本身即已发生某此病变。死者之子的陈述说明了死者在上120的救护车前即已昏迷,在法医部门的材料中,经分析得出了死者上车前的病变致人死亡的概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2、在120救护车接诊的过程中,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双方均予认可,除了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不可抗力外,耽误治疗时间这一问题十分明显。在两次事故中,双方都不能准确地举证证明在哪一次事故中受到了什么损害,但两次不同程度的事故,对死者的病情是有影响的。故病人的死亡,县医院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应是次要责任。
法院最后判决被告县医院支付原告各项费用共计12440.79元。
[评析]
对本案的处理存有以下问题:1、双方当事人间是否构成医疗服务合同关系;2、如构成,合同的内容如何确定;3、判决的理由是什么;4、县医院承担多重的责任。
笔者意见,本案应定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并依合同义务进行判决,由县医院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理由如下:
1、双方间构成合同关系。病人方拨打120寻求医疗服务,120方应允并出车接病人就诊,双方合意性质明显。拨打电话为要约,120出车接诊为承诺,双方以行为方式缔结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对于“其他形式”是否包含行为方式,并没有相应的解释,但在此应作扩大解释。医院接诊后,并不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详加规定,双方的合同关系因事实过程而成立,不一定必依缔约方式,在此不同考虑当事人间的真实意思,而形成事实上的合同关系。
2、关于合同的内容。因为没有明确书面或口头的约定,此类合同内容的确定,必须考察双方的主观目的。病人拨打120,其目的是为获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并享受有关服务;而院方除了承担一定公益性质的服务外,以提供医疗服务为手段获取利润是其主要的目的,故双方间的合同关系应是以伤员运输、诊断治疗及提供相应的护理、住宿等为主要内容。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从而使本案中的合同关系是一种混合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依据合同法分则中的运输、服务等内容并依诚信原则加以补充,后据社会的一般理念及伦理标准予以确定。此案纠纷发生在伤员运输阶段,在此阶段安全运送是院方的合同义务。所以,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当事人的安全,这就要求车辆在行驶时负有更高谨慎注意义务,如不能急刹车、防止大的震动等。但在本案中,院方却因人为因素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当然震、碰难免,处理事故所需的时间实际上亦延误了病人治疗,院方的违约行为明显。
3、本案应以合同违约理由下判。本案立案时间确定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但法院应可以最后将此变更为合同纠纷。本案发生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当事人有权选择请求权。最高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的规定〉的通知》中指出,结案时可以法院查明的当事人间的实际存在的法律关系作为确定案由的依据。此案如果以侵权责任作为判决的理由,则原告负有举证责任,但很明显原告难以证明其病人死亡与两次事故间的因果关系,因为病人是非正常的健康人,在致其死亡的各种因素中,哪一个是在事故中造成的,原告方无法举证。如是则就应当驳回。但如依合同,则在有违约行为的前提下将举证责任分配给了院方,让院方积极地去寻找证据及有关的鉴定资料,只有院方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才能减轻或免除其责任。
4、院方的责任不宜过重。首先要依据技术部门的结论;其次是院方除了营利性外,还有一定的公益性,在恶劣的天气下接诊,应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过量的责任会损害公益事业的发展;最后由于天气原因致路面结冰,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

-
下一篇:交通事故赔偿权利人
-
-
最新车型资讯
- 奇瑞QQ 风云 奇瑞A3 瑞虎 中华H530 炫丽 腾翼C30 哈弗H5 H6 力帆520 陆风X8 比亚迪F0 F3 G6 S6 荣威350 众泰5008 奔腾B50 B70 帝豪EC7 熊猫 自由舰 奔奔 长安CX20 和悦 同悦 MG3 菱悦 夏利 景逸 双环 无限
- 高尔夫 速腾 迈腾 Polo 帕萨特 捷达 途安 桑塔纳 奥迪A1 A4 A6 Q5 Q7 牧马人 S40 S60 XC60 奔驰C E S CTS 发现 晶锐 昊锐 明锐 科鲁兹 赛欧 GL8 君威 君越 凯越 英朗 爱唯欧 乐风 乐驰 景程 雪铁龙C5 C2 富康 标致508 207 世嘉 嘉年华 蒙迪欧 福克斯 宝马3 5 7 X3 X5 Mini 大众CC 途观 甲壳虫 朗逸 宝来 F430 458 911 Gallardo 卡宴
- 卡罗拉 凯美瑞 汉兰达 RAV4 普拉多 皇冠 天籁 阳光 轩逸 逍客 奇骏 英菲尼迪G FX 讴歌RL 帕杰罗 劲炫 翼神 马自达3 马自达6 雷克萨斯ES IS GS CR-V 思域 飞度 奥德赛 锋范 雅阁 奥拓 雨燕 森林人 IX35 索纳塔 悦动 瑞纳 雅绅特 福瑞迪 狮跑 起亚K2 K5 智跑
-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