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研讨一:汽车后市场O2O资本混战的痛点
主持人:腾讯汽车主编 彭川梅
互动嘉宾:
摩卡爱车创始人兼CEO 张焱
乐车邦创始人兼CEO 林金文
PP租车副总裁(参配、图片、询价) 黄祖耀
车女婿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 赵红彬
苏打科技CEO 余涛
(以下为互动研讨一实录)
摩卡爱车创始人兼CEO 张焱
张焱:用户信任花钱买不来 需要耐心培养
主持人:刚才王秋凤(微博)总监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其实腾讯一直都在做开放平台,我们汽车领域其实也是一样。在座的各位可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是跟腾讯汽车有过合作的。其实O2O这一块,线下到底有多辛苦,在座的嘉宾比我们都清楚,都是专家。2015年伴随着“互联网+”热潮还有万亿市场的诱惑,汽车后市场已经开始成为各路资本疯狂涌入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巨头也开始试图分割这块利益蛋糕。
有几个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汽车后市场O2O领域的风投融资案例超过80家,总金额超过150亿。我们可以看到O2O的这种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掀起了持续的创业热潮。与此同时,O2O市场其实也日常的残酷,在商业模式,盈利路径都没有厘清的初期混战阶段,已经有很多O2O平台相继宣布停业了,同质化严重和资金链断裂其实是最大的痛点。其实沙龙有一个主题,叫“烧钱背后的汽车后市场O2O”,我们怎么线上结合线下,这个模式是可行的,但是目前不是平台都能赚到钱,如果一味的烧钱,在B轮之后会遭遇很大挑战。所以,希望各位能够结合实际运营经验,探讨下O2O平台发展到现在,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张总先开始来分享一下!
张焱:这个确实是蛮有挑战的问题,从业者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摩卡爱车去年8月6号成立,我们是做汽车上门保养和维修服务的O2O。刚才提到的问题,其实我是这么来看的,作为这个市场而言,刚才秋凤总监也提到了,对于后市场,过去更多的是关注卖车。其实总体来讲,上门养车,上门保养,或者上门等等这些服务,这个市场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的市场,真正意义的开始是去年。对于用户也好,对于整个行业也好,其实是在一个起步阶段。
随着去年资本非常热到今年上半年,当然,某种意义上有一种把长跑按照短跑的方式在往前推进,所以就出现了我们需要快速的扩大规模,获得客户。反过来讲,由于这是一个新的市场,汽车后市场行业中,传统的门店,比如4S店也好,路边店也好,连锁快修也好,发展了这么多年,给用户产生了很多痛点。这些痛点我之前总结过四条,觉得4S店比较贵,路边店便宜,但是不太放心,服务不透明,增项搞不懂,每次修车保养排长队,一等就是大半天。其实最主要的前面三个点,就是信任的问题。价格的信任,服务透明度的信任,各种各样引导消费的信任,一切都是信任的问题。而信任的背后,其实最核心的原因是开车、用车、养车这个事情,首先车辆的财产安全,以及驾驶员的人身安全,这就导致了信任门槛是非常高的。在信任门槛非常高的行业里面,快速让用户接受,其实会有一个周期,意味着不会像吃饭那样,很容易人们就接受了,这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从去年开始,新的模式需要让用户率先体验到,总体来讲,往往大家会认为最快的办法就是价格杠杆,一个特别优惠的价格。当然,优惠的价格背后的服务,用户是很容易愿意去接受的,愿意去尝试的,尝试完以后觉得不错。这个行业一定需要有一定的价格杠杆去接触到用户,但是这个行业跟其他行业最大的不一样的点在哪里呢?其实用户的信任是没有办法靠花钱买来的,因为这个信任背后是安全价值。我们很难说给用户100万,让他把安全给我。所以所有的东西,价格杠杆起到了一个获客的作用,但是用户能不能留下,关键是看服务本身,是不是能够让他信赖,是不是能够解决他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需要补贴,某种意义上的获客。但是另一方面,线下服务品质不断的打磨,建立信任,更深度的服务,这块是少不掉的,这是我的观点。
乐车邦创始人兼CEO 林金文
林金文:创业公司存在过度竞争 烧钱洗脑用户
主持人:林总继续,分别发言完了再讨论。
林金文:O2O有非常多的领域,有这个行业的,有那个行业的,这个行业也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其他的模式我们没有去研究,但是乐车邦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对于我们现在比较难的痛点,因为这毕竟还是一个新的东西,互联网可以买吃的,买喝的,买住的,买玩的,但是车是跟生命安全相关的东西。用户真正去做保养,通过线上线下来做,确实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非常痛苦是,第一,你要去洗脑,一定要给他甜头,给用户真正非常实惠的好处,用户才会尝试去做,本身我们就需要给用户比较大的好处。第二,像您刚才说的,目前有大量的风投开始投钱进来,创业公司也非常之多,当市场还没有稳定到一定格局的情况下,有一点过度竞争。服务的品质和商业模式,大家抄来抄去,服务到了一定程度,服务品质也差不多,大家竞争是你降多少钱,我降多少钱,价格也降得非常多。所以双重的重叠,碰到一起了,在这个领域里面,大多数都是在烧钱做这个。目前,又刚好遇到资本比较冷,可能会有很多公司会持续的往下发展,但是有很多公司也许就逐渐的倒下。这是我在经营乐车邦,需要我去思考的,未来需要去面对的,非常难的地方。
车女婿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 赵红彬
赵红彬:上门保养不能脱离主流 需要深度合作
主持人:下面有请赵总。
赵红彬:车女婿从去年开始启动,正式上线是今年4月份。通过大半年的运作,我们感觉到发展过程中痛点比较多。在准备阶段,我们对汽车后市场进行了分析。汽车行业主要由供应商、主机厂和售后维修企业组成,他们是汽车行业的主流。所以我们决定不能脱离于主流,要和大家合作。在主机厂合作上,我们主动和主机厂进行沟通,进而实现合作。现在和车女婿实现战略合作的主机厂有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观致,比亚迪,吉利等,还有几个主机厂正在沟通中。这些战略合作对车女婿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所有的技师,包括我们相关客服的一些工作,都得到了厂家的培训,包括北汽、新能源、观致汽车。车女婿的技师被培训后,感觉非常好。观致老师从上海来到北京,在经销商那儿给我们做了统一的培训。通过主机厂给我们人员的培训,让技师的技师能力更强,让我们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更加简洁和规范,让我们在合作中得到了成长,也让车女婿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用户。这是我们和主机厂合作过程的获益,这是第一个。
第二,在做上门保养服务时,我们做了一个思考,就是打造车女婿如何能够集客平台。因为我们未来要做的是,和汽车修理厂、4S店,包括一些路边店的深度合作,所以我们没有急于扩大规模。我们车女婿在发展的过程中,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只有北京、天津和郑州,而郑州和天津应观致汽车的要求,因为那里没有观致汽车的经销商,暂时观致汽车的服务由车女婿来做,所以我们把这两个地开了。我们在业务拓展的时候,没有盲目的贪大求全的在全国来推广,这是我们理性和发展方向所决定的。
第三,在零部件方面,我们目前没有一个零配件库存,现在车女婿有几万个零件,车女婿只有两个人就能把它运作起来,并且正确率是95%以上,因为我们和优秀的供应商在一起合作,并且比较紧密。我们对供应商只是一个要求,就是零部件错误率不能超过5%,这是我们的要求,我们的供应商也非常努力。总体上我们对我们零部件的运营是满意的。
发展到现在,我们在合作对象、业务拓展、零部件等方面的运作是可接受的,并且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约了大量的运营成本,包括我们服务车辆、零部件和城市拓展等几大块费用。我们也在向同质化相近的企业学习时,看到他们已经在很多城市都在开展上门保养服务,其实我们也急,但我们还是坚持了最初的方向,以稳妥的方式发展。在看到大家都建立自己的零部件库房时,我们也动摇过,但我们还是被供应商的真诚所打动,没有建库房,选择合作模式。现在看来,这些内容成为车女婿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屏蔽掉很多资金的投入,所以现在感觉挺轻松的。当我们拿到投资的时候,压力挺大,担心辜负资本对我们团队的期望。我们对资本是挺尊重的,他们信任我们这个团队,我们团队如何把这些资金运用得更好,更合理。成功了,当然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我们可以跟投资者有一个说法和交代。
我们车女婿在行业的主流上比较贴近,再加上我们在业务拓展方面,我们做了一个比较深度的分析。我们做零部件的时候,建立库房的前提是零配件能够持平才建,否则不建。我们充分的跟供应商进行合作,我们把半条命交给了我们供应商,我们充分相信他。包括他们资金上的需要,包括零部件采购上的需要,我们都给予充分的支持。我们跟主机厂合作,可以把主机厂那边拿到的配件,同时我们配件提供给我们的供应商伙伴。这样他在市场上寻找零部件资源的时候,可以事半功倍,价格也便宜了。所以,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还是比较顺畅的。
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小的试点,包括能人加盟,包括社区创业的模式。我们在北京门头沟大峪社区做了一个社区模式的创业,在社区找一个懂得汽车行业的,做过维修的人,我们一起做一个评估,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支持,由他来服务社区。门头沟有13个小区,车辆近20多万,如果给了社区支持,我们充分的支持这个人,但愿这个模式可行,我们做了这样的试点。还有我们在张家口也做了一个试点,就是能人加盟的模式。我们作为上门保养企业,到底在什么样的地方开?我们也做了分析。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比较大的城市,比较拥堵的城市,上门保养可能更具有优势。北京租一个小门脸,或者是路边店,租金成本就非常高,上门保养相对来说比较低。如果真到四、五线城市去做,租金成本马上就降下来,上门保养未必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我们做这方面内容的时候,做了一个划分,试验了能人加盟的模式。
其实说白了,我们考虑的更多一些,我们跟主流在一起,因为只有跟他们在一起,才能学到更多的汽车知识。学来以后,我们自己成长了,才能更好的服务用户。同时我们把互联网的知识,把互联网的内容,把集客的内容,可以分享给线下的实体店,包括我们做的能人加盟。我们做的目的,对风投给我们的钱,我们很尊重,每笔钱如何来使用,都是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来做的。走到现在来说,我感觉车女婿在汽车后市场服务方面,包括零部件运营,包括车辆的运营方面,我们还有一定的优势。有些投入我们必须要做,例如人员的成本无法控制,因为公司正常的发展必须得有,可有可无的内容我们都屏蔽了,说白了就是让投资者更满意一些,这是我们车女婿大半年所做的内容。
PP租车副总裁 黄祖耀
黄祖耀:打造内功需要时间沉淀 拒绝价格战
主持人:感谢赵总分享了很多车女婿的推广方式,所有能用的方法都用了,下面有请黄总。
黄祖耀:今天这个沙龙非常有意思,今天除了我以外,大家基本上都是做后市场细分化服务的,开玩笑讲,似乎除了我们,其他各位都是竞争对手。我们10月8号刚好两周年,做了公司内部的一个小规模的庆祝。当时同步了两个数据给全公司,第一是月订单量突破了6万,日在途车辆到了12000辆。当然,在我们领域绝对是领先了。我们PP租车从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去盘活闲置资源,我们是做共享经济的,盘活车主的闲置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有第二辆车的人,很多时间会闲置。我们做的跟大家不太一样,大家更多的是做某一个服务,我们是为车辆资产做一个盘活。而且很有趣,我们做的是一个双边市场,既满足租客对车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车主盘活资产的需求。而且我相信,我们跟各位现在和将来都会成为合作伙伴,我们和张总现在就是合作伙伴。我们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以后,为车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洗车,保养,维修,甚至还有汽车金融服务,还有二手车的购置或者置换。将来希望这么去做,目前PP的核心业务还是把盘活车辆资产,至少在出租这个环节,把闲置的时间做到极致。
我们最近两个月讨论特别多的就是关于融资,烧钱,甚至是倒闭这种话题。O2O市场在最近的两、三个月当中,和过去一年当中,可以说血雨腥风。无论是哪家报的融资额度,还是大家的补贴力度,还是各个企业的倒闭速度,都是非常的血雨腥风。我们刚刚又拿了新一轮的融资,目前是对外缄默期,不能说太多话,但是钱已经到账了。我们在烧钱方面,其实挺艰难的,从我们拿了B轮了之后挺艰难的。整个汽车后市场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大概8个月的时间,整个行业的钱非常非常多。像张总今天讲的,我们更多是被市场在推着走,而不是推着市场走。我们最重要的垢病,我们真的很想为双边市场提供全方位的,很细致的,很极致的服务。但是这个极致的服务和细致的服务,不光是钱能解决的东西,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和我们设立的服务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就拿PP来说,我们要把这个平台搭起来,把用户和租客的订单匹配做出来,用户的人群划分,地上推送,到后面车辆整个风控,安全保障,保险,甚至车换了以后,是不是要去跟哪些固定的维修厂去合作,或者摩卡爱车为我们车主提供什么保养服务,甚至是停车服务,我们考虑很多的。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行业来说,我们是偏重的,我们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时间的。资本涌入这个市场以后,我们要去追求规模化,订单量,可能在产品和细节打磨上,我们作为行业内的从业人事,也算是对用户的检讨,包括我们在内,大家其实做得都不是太好。在这个市场上要想存活下去,资本也好,行业热也好,这些都是外因,内因还是如何去打造整个企业的内功,如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不可替代的服务。我们大量的反向补贴和发红包的这种机制,给用户超预期的回报,到最后还是要把服务做扎实。至于花钱的效率上,我个人,包括我们整个PP对于钱的使用风格,我们是很反对去烧钱、烧规模的。我们更倾向于用钱如何去打造一个为用户服务的全产业生态链,在这个过程当中尽量的降低用户对于新东西的尝试成本,绝对不会参与价格战,希望为用户提供更高端的定制服务。到后面,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管家式的服务,这些服务我们自己可能不会去做,如果我们去做保养,不如在座的各位做得好。
刚才嘉宾们也讲了,一直想从汽车的前市场切入汽车的后市场,包括汽车之家等等,大家身处于不同的领域,术业有专攻,我们的核心诉求就是为车主和租客双边市场做到服务极致,让大家能够享受到最好的租车服务。再有,租车服务衍生出来的很多配套服务,在座的这些CEO们,一起为车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行业的观点,我觉得现在是行业最好的时候,因为在资本剥离的期间,整个行业会少一些浮躁,大家会安心的去做一个东西。我们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包括2007年雷曼兄弟倒了以后,引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现在的优秀企业,包括58和赶集合并了,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等等,都是那个时期产生的企业,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产生的企业,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们才会扎扎实实的把事情本身做好。我觉得这个事情本身的价值要大于外部因素的关怀,在这个时期,各位如果拿到更多的钱,赶紧收拾好过冬,然后扎扎实实把自己的内功练好。多大规模不重要,把核心的东西做通,几年以后钱到了,很快的速度就可以发展了。
苏打科技CEO 余涛
余涛:专注自身优势领域 提供给用户极致体验
主持人:谢谢黄总的分享,其实都是在用车过程中,用户各种不同的需求。有请余总。
余涛:苏打科技相对来说比较陌生,我们也是今年刚刚成立的一个初创公司。我们提供的也是用车服务,但是我们更加细分一些,我们专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分时租赁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我们想做差异化的服务理念,我们会和电动车的前装车厂做一些深度化的定制。从服务的角度来讲,想让用户比较自由化,碎片化。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跟PP租车是类似的,PP租车盘活的是存量车的市场,我们想试图尝试盘活一个并不是那么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大家知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售是非常有限的,最近一个月,国家层面出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套政策、扶持,2020年的时候说要500万台车,包括配套的充电桩一些基础设施。我们在做电动车分时共享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一样也面临着黄总的问题。我们特别乐于看到非常成熟的后市场,保养、保险,停车、充电桩、调度,都有人去做,这块我们不要去做。这块也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腾讯打造这样的一个成熟的后市场平台,我们希望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创业企业彼此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一台共享车,每天服务10到20个用户,其实清洁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我自己去做,就摆脱自己的业务重心了,我希望把它社交化,碎片化,我提供给用户碎片化服务的同时,我也希望自身的服务,也能够碎片化的从平台上去获取。停车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做智能停车,我要打造比较极致的体验,希望A点取车,B点还车,但是我不可能自己发展非常完善的停车网点。思路是一样的,无论是洗车、停车、充电,还是保养,也会出现一些小的刮蹭事件,不可能每个事件都自己解决。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乐于看到一个成熟的汽车后市场平台的存在。我们和传统汽车业态还是有一些差异,希望能够直接对接到这个平台上来,可以做一个对接。这样的话,就会打造一个比较良性的生态圈,针对面向终端消费者服务的同时,彼此专注在自己的领域,其他的领域有生态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
希望在这样一个命题之下,一方面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另外一方面,让这个市场以共同成长、共同促进的态势去发展。

-
-
最新车型资讯
- 奇瑞QQ 风云 奇瑞A3 瑞虎 中华H530 炫丽 腾翼C30 哈弗H5 H6 力帆520 陆风X8 比亚迪F0 F3 G6 S6 荣威350 众泰5008 奔腾B50 B70 帝豪EC7 熊猫 自由舰 奔奔 长安CX20 和悦 同悦 MG3 菱悦 夏利 景逸 双环 无限
- 高尔夫 速腾 迈腾 Polo 帕萨特 捷达 途安 桑塔纳 奥迪A1 A4 A6 Q5 Q7 牧马人 S40 S60 XC60 奔驰C E S CTS 发现 晶锐 昊锐 明锐 科鲁兹 赛欧 GL8 君威 君越 凯越 英朗 爱唯欧 乐风 乐驰 景程 雪铁龙C5 C2 富康 标致508 207 世嘉 嘉年华 蒙迪欧 福克斯 宝马3 5 7 X3 X5 Mini 大众CC 途观 甲壳虫 朗逸 宝来 F430 458 911 Gallardo 卡宴
- 卡罗拉 凯美瑞 汉兰达 RAV4 普拉多 皇冠 天籁 阳光 轩逸 逍客 奇骏 英菲尼迪G FX 讴歌RL 帕杰罗 劲炫 翼神 马自达3 马自达6 雷克萨斯ES IS GS CR-V 思域 飞度 奥德赛 锋范 雅阁 奥拓 雨燕 森林人 IX35 索纳塔 悦动 瑞纳 雅绅特 福瑞迪 狮跑 起亚K2 K5 智跑
-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