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从无名之辈到都市新贵

2020-07-13 13:46    作者:晓辉    来源:新锐车网    浏览:

地球是圆的,所以不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总有一天还会在原点相遇。农村与大都市,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带,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从这个流程经过,你是这千万人中的一个么?

他就是。

22岁,对90后来说,是个正在裂变的时间点。

向前看,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日夜颠倒、上天入地的勇敢少年,向后看,却已经感觉时代的车轮正裹着浓烟汹汹而来。

很多很多人,踩在这个微妙的界线上,望向22岁以后的人生,是趁着年轻一鼓作气考个研究生,还是奔回家乡考个公务员?是随着大流找个工作吃饭糊口?还是孤注一掷创个业,把单车变摩托?

很多人认为90后是佛系的一代,条件优越,没担过事,没吃过苦,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又好像什么都在乎。所谓的“佛”了,更像是一种为自己的失败找的借口。

他们的背井离乡,都是因为年少时呲下的牛逼。

想着往北上广走,熬夜通宵、泡面咸菜,不就是为了心底的那一丝不甘心吗?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可以。

1

那是2016年的一个夏天,艳阳高照,酷热炎炎。

许多22岁的大学毕业生,正拿着简历,摩肩接踵的拥挤在人才市场。

而此时,在郑州西郊的一个修车行门口,焦虑和挣扎却像潮水一般,涌在一个少年的心头,父母的阻挠,挚友的压力,让他左右为难。

他不知道,是继续一层不变的留在原地,守护那份小确幸?

还是拥抱变化,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叫王伟,22岁,是一位修车技师。

和其他90后不一样的是,他没有上过大学,没有令人欣羡的学位证,只是在城市里奔波游走的路人甲。

而他却早早的离开家乡,起早贪黑,在外学了一身本事。

现在,他又即将面对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周甬 图

命运真是一个神奇的推手。

18岁的时候,许多90后,正说说笑笑迈进学府大门。

而同样稚嫩的王伟扛着一麻袋行李,爬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22岁的时候,许多90后,正拿着简历东奔西走。

而王伟拿出多年的血汗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修车厂。

他一直期待着,凭借努力和拼搏,在钢筋混凝土的大城市里,站稳双脚,扎下根。

2

因为焦虑、所以勤劳

因为无力、所以徘徊

这也许就是90后,不甘心、不认命。

父母的期望、亲戚的口水,还有同龄人中突然钻出来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成了追赶在我们身后的大宝剑。

8岁那年的一次意外,让王伟手臂留下了永久的烫伤。

从此,自卑成了王伟的人生字典里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从学校的同学、到村里的亲戚,再到社会的朋友,“异样”的眼神总是令他不安。

长到14岁,他面前的路有三条,要么跟父母种地、要么打工进厂、要么学个技术养家糊口。

“恁不进厂,恁还会干啥,一事无成!”

婶婶不屑的话,被王伟霸气怼回。

“我将来是要当老板的,不会进厂给别人打工的!”

那时候,最热门的三个行业,美发、厨师和汽修。

王伟瞥了一眼家里的农用拖拉机,发动的时候有他最喜欢的轰鸣声。

他扬起脸笑了笑,先去汽修学校学点手艺,回来开一家汽修厂自己当老板。

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3

从小到大,王伟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也一直怯生生的跟在哥哥后面。

有一天,发小说,一起去上海闯闯吧。

他一晚上没有睡着,靠在床头坐到了天亮。

第二天,收拾好了行李,拉起发小,说走就走。

那一年,他十八岁,是个冲动起来不要命的年纪。

王伟在上海找到了一家汽修厂,说是汽修厂,其实就和“屠宰场”差不多。

他和七八个人一起挤在不足十平方的小屋里,每天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加班到11点,没有周末、没有加班费,生活范围不超过汽修厂半径500米。

在他的记忆力里,那是一段难熬的时光,每天大饼就着榨菜,直到现在,他闻到那个味儿就恶心。

每月的1200元的工资,除了吃饭穿衣,基本上不会留下半分存款。

生活给你闷棍的时候,不会给你提前打半句招呼。

老板开始拖欠工资……那时候的王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是吃不饱,所以比同龄人要瘦许多。

每个人都为自己活,谁也不会在意谁。

一次,王伟正在给一辆奥迪Q7换轮胎,因为自己太瘦小,几次都没装上,老板恼了,说他干不了这行,让他滚蛋。

什么都没有的人,只剩下倔强的尊严。

此后他每天6点起床,抱着店里最大的轮胎做深蹲,10个、20个、30个,坚持2个月后,他成了厂里换胎技术最好的。

然后,他跟老板要了拖欠的工资,头也不回的离开。

出门在外,谁都可以来踩你一脚,没有人愿意教王伟真本事,在新找的修理厂里,老板只是让他干一些杂活,累活。

很多次,他想要放弃,想回到家乡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庄稼人。

但想想当年吹过得牛逼,硬是把委屈咬着牙吞了下去。

他买书看,边看边练边学,很多技术要领都是在实操中获得的。

干了一年多,他又辗转来到广州,边学边干,脑子活、手也巧。

在一家汽修店,王伟上班一个月,就创造了十多万的盈利,很快就做了店长。

4

落叶总要归根的,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

2015年,许多同龄人都在“梦幻象牙塔”里,白天睡觉,晚上游戏的时候。

王伟拿着攒下来的钱决定回家创业,开一个属于自己的汽修厂。

家里拿了点,朋友借了点,他在郑州北环支起了摊。

每一个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人,沿途都有风霜。

因为门店路口修路,王伟被迫选择关门,赔了几万块,家人劝他回商丘老家。

他咬了咬牙,把烟头狠狠的碾在脚下,都走到这一步了,再坚持一下吧。

他边找门面边工作,等待时机,最后在中原区秦岭路上开了一家快修快保轮胎店。

干了一年多,不挣钱,没客户,于是想到通过互联网引流,想跟大门店一起合作。

他不停的在各种平台网站留言发邮件,而这些邮件犹如石沉大海。

每月的水电、房租、伙计工资,每分每秒,他的心都在滴血。

22岁的他,不得不苦笑着承认自己的平凡,也许根本不适合创业,当不了老板。

5

命运是个弄潮儿,再逗比,也会眷顾时刻准备着的人。

一个夏日炎炎的午后,辞退了伙计的王伟在店准备打会盹,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

电话是途虎养车打来的,说看到王伟的邮件了,想到店里看看,王伟激动的跳了起来。

谈好合作后,途虎送来的每一个客户,王伟都亲自跟进,把服务做好,把活干好,慢慢的,客户对王伟很信任。

当时,王伟的店,是郑州途虎线下合作安装门店安装量最多的,很多同行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高速狂奔的时代和对自我的要求,驱赶着每一个90后必须向前迈进。

拥抱变化,会不会摔得很惨?

2016年,途虎养车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工场店,王伟的心痒痒的。

他也想在河南开第一家。

父母是坚决不同意的,投出去的本还没有收回来,还要再借钱,这债什么时候能还完?

未来没有谁能说的准,但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这一次,这个22岁的小伙用他的倔强证明了自己是对的。

他做了河南第一家途虎养车工场店。

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不是在修车,就是在去修车的路上。

有时候是半夜,有时候是凌晨,有时候还会遇到客户的不理解,好像这已经成了王伟的家常便饭。

很多客户处着处着就成了朋友,很多朋友处着处着就成了客户。

这一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于王伟而言,都是新生。

现实很魔幻,梦想是个圆,90后们一边大喊着放弃,一边又那么憧憬成功。

然并卵,没有什么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不拼尽全力,生活就会作死给你看。

22岁,这个节骨点儿,没有什么是对的,或者错的。

生活从来就没有什么秘诀,生下来,活下去,往死里干。

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