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6500KM做二保的 结果到8000KM才去做

2007-05-24 07:18    作者:我爱骏捷    来源:新锐车网搜集整理    浏览:


  8000KM,我给我的车做了二保。按规定,应该是6500KM的时候做,但是因为五一出游,且有有些事情耽搁,于是便拖到现在。

  维修工给我的车的评价是:正常。五一出游托了三次底,但是底盘升起后,一点痕迹都没有。

  8000KM期间,车子有四次挂蹭。两次是别人在我不在的时候挂的,两次是自己在车库门口挂的,分别是前大灯下,尾部和后门,总共花钱1300元。另外就是坏掉一个转向灯泡,添加冷却液。其他没有花什么修理费用。

  下面是自己的一些对骏捷以及由骏捷和大家的议论引发的想法。

  一。关于骏捷。依然是初恋的感觉。灰色的骏捷,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出现不同的光色,很迷人。自己经常独自用色咪咪的目光欣赏。驾驶的时候,心情很舒服,具体的已经多次说到,不重复。

  依然有人上前打听。最有意思的是,一对中年夫妻在经过我的车之后,又转回来,问:这个车是不是大家说很便宜很好的那个骏捷车?什么价格?

  当听说是10万左右时,他说:哦,还是要这么多钱吗。

  这个也引发了我的下面的一个思考。

  二。关于价格。现在,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放在任何地方似乎都没有错。但是,我觉得它放在现在的车市似乎不是那么准确。

  中国的汽车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市场。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价格的虚高。我多次查找在国内市场出售的国外汽车以及他们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汽车的价格。说实话,看了以后心情很坏—这些车的定价高的有些离谱。日本韩国和美国车的价格普遍比国外要高3万以上,有些甚至高出5万—这个还是没有加上25/100的税款以后的价格。比如花冠,基本款的价格,也就是9万以下,但是在国内呢?

  欧洲车,小型车如POLO大概比国内低2万左右,但是它们在国外的配置普遍比国内要高。而BMW则比国内要低7万以上。

  这个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无论如何,它起码表现为对中国消费者的不尊重。我想,这也是我们许多DX要买骏捷或奇瑞等国产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也是这样。和许多DX一样,我也许可以按照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买一个20万以上的著名品牌的车,但是,看到这样的价格虚高,心理不平衡,于是,选一个至少是厚道的质量不错的车吧。而且,作为一个公务员,用太好的车,也招麻烦啊。

  所以,这个等式,在汽车市场至少是今天的汽车市场,是基本不能成立的。

  当然,你要真的比价格,咱们也可以对比一下,40万的奥迪,高档啊,但是法拉里的一个方向盘就是4万多美圆哦。劳斯,豪华车哎,可是,咱们国产的卡车就有2000多万的了。还有4000多万的公交车呢!

  所以,我也想请那些把骏捷与一些合资或者进口车的几万元的距离说的那么了不起的TX注意:不要太拿钱吓别人,吓唬自己。

  三。关于新技术。

  现在有很多车,把什么CVVT等东西当作大卖点。其实,像CVVT对提升功率和扭力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提升的无非是3个千瓦或者5,6个扭力而已,这个在使用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决定性作用的。而这样的机器却加大了加工和维修的难度,当然也因此而提高了价格。有些TX于是就说这些技术如何新而像骏捷用的发动机如何旧—我必须要提醒他们的是,骏捷1.8的发动机达到的100KW,是很不错的,是现在很多合资或者进口车2.0以上排量都要甘拜下风的。

  电子技术。许多车都在夸耀自己采用了怎样的电子技术,如总线,自动检测,行车电脑等,还有就是电动座椅,自动大灯,后轮随动转向等。其实,电子技术使用的多少,并不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2000世纪初期,大众就因此而吃了一个大亏。吃亏的原因,就是盲目使用电子技术,从而造成车子故障率增加,不得不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电子设备。汽车的一些电子技术来自飞机,但飞机使用电子技术的前提是2冗余度甚至4冗余度的设计,也就是一套操控线有3甚至4个备份,其中一个或者三个线出故障都不会影响操作。而汽车显然不可能作到,原因很简单:成本。

  而其他技术,如你在白天看到一些车还亮着大灯,那个就是自动开启的大灯,过一个桥洞都会开启的灯,有意思吗?电动座椅,在它的使用寿命期间,你大概用上几次就不得了啦。行车电脑,什么电脑,就是把指针式改成液晶显示而已。后轮随动,骏捷也有,其实不是什么电子技术,而是很简单的技术,所以HC没有为此而大肆吹嘘。其实,汽车的电子技术,还是以可靠性为出发点。过犹不及。

  涡轮增压。这个技术也来自飞机技术,其核心是将混合气加压以提高中段加速能力。它的使用对提升扭力很有用。但是它也带来了汽缸压力的增加和活塞磨损的增加。一套涡轮的使用寿命只有3万公里左右,很显然也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对一台家用车来说,并没有什么必要。比如BMW就一直不搞这个,直到最近才在M系列的高性能车上使用。大家注意看BMW使用的2.0的发动机,自然吸气的,功率都在130KW以上,何曾输给那些使用涡轮增压的机器?

  四。关于工艺。这个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我们的很多TX似乎被日本车熏陶的过分了,把那些做得很女性的细腻的东西当作了高档和技术的象征。真是这样吗?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看看那些真正的高档车,比如保时捷,比如法拉利,比如—甚至蓝博基尼,或者离我们稍微近一点的BMWZ4,它们的工艺的精致都不是体现在细腻,而是那种个性化的,男性化的准确和粗犷上。我驾驶过BMW的Z4,它的外观如一些TX经常唠叨的大灯间隙,就用了一个大概也正如一些TX所说的“可以插一个指头”的间隙,为大灯上沿刻画出一个很有男性魅力的似乎是一道微蹙的眉头,很有神采。你能说他工艺不好?我也有幸进入蓝博基尼,它的内饰啊,那种原皮质地的粗犷,那种似乎是不加打磨的感觉,还有那种线脚的粗放,还有—那些一再被一些同学非议过的间隙,营造的是一种旷野的男人的气息。这种精心的粗放,恰恰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精致,是日本车那种处处小心的细致所不能及的。保时捷我坐过,一个朋友的,我不敢开,在途中,我一直是极度兴奋中,地面的每一个微小的凹凸都会在你的心脏产生震动,发动机不加掩饰的嚎叫,你还能说那是噪音控制不好?

  由此,我反过来看骏捷,就能比较好地理解什么是一个车的风格了。骏捷当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我个人以为肯定不是这些。比如骏捷的内饰,大的色块和线条很有张力,具备了欧洲车一种很男性的风格。再就是骏捷的大灯上沿,我个人以为还不够大胆,线条还可以张扬一些。也就是一些TX所不喜欢的什么间隙,还可以做的有硬度一些。

  所以,我是反对甚至反感有一些人用微型车的内饰的小气来要求骏捷的大气的。我不反对你喜欢日本车的细致,但是我反感短视和狭隘,眼光要放远一些。

  抛开其他因素,我认为日本汽车也代表了一种美学风格。但是这种风格和日本的民族性格一样,不大气。当然如果有人喜欢,这个也很正常。

  和所有车的车主一样,我们当然会喜欢自己的车。大家去其他的车坛看看,这个几乎是共性--都会对别人的说三道四进行驳斥,这个是血性使然,和素质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车在使用中没有给我们什么麻烦,带来了快乐,我们有什么理由像老太太那样数叨它?

  如果,它有一些毛病,我们就一起来分析,解决它吧—用不着破口大骂,因为这样就是在骂自己。

  没有谁拿枪逼着你买。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