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阅兵的幕后英雄
盛夏的朱日和训练基地,烈日灼灼,黄沙漫卷,狼烟四起。
7月30日上午,刚刚参加完实战化训练的1.2万名官兵、600余台(套)装备,征尘未洗,整齐列阵,以战斗的姿态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这是一次气势磅礴的盛大阅兵,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强军宣示。
在这场阅兵盛典的背后,有一群幕后英雄,他们虽未走上阅兵场,却用一流的标准、辛勤的汗水、默默的付出,为阅兵顺利进行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联勤保障战线:
筑牢官兵生命健康防线
阅兵前的实战化训练中,某部一名战士心脏骤停,生命危急。
20多分钟后,这名战士被紧急送到朱日和训练基地医院。闻讯赶到的郑州联勤保障中心野战兵站医疗防疫队急救专家赵智刚、心内科专家赵玉英立即投入抢救。
经3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这名战士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的日日夜夜,医疗防疫队就是这样为官兵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实战化训练,参训部队多,加之驻地远离中心医院,给医疗保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医疗防疫队队长朱焱华介绍,为了最大限度满足需求,郑州联勤保障中心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为主体,从武汉总医院、第91医院、第150医院、原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7个医疗机构抽组部分医疗力量,组建了医疗防疫队,使各类医疗、防疫、心理等专家,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虽然专家数量不少,但没有中心以上医院作依托,如何依靠自身力量,提供全方位的卫勤医疗保障,是一道难题。
医疗防疫队大胆探索,创新救治模式,对朱日和训练基地医院进行力量整合。由朱焱华兼任基地医院院长,采取人员统一编组、药材统一调剂、设备统一使用、任务统一完成的新模式,实现了设备与人才的有机结合,为抢救危重伤病员生命赢得了时间。
为提高救治水平和效率,医疗防疫队还建立了参训部队自身建制卫勤力量、医疗防疫队与基地医院混合编组、中心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和军兵种总医院联合组成的四级医疗联动救治体系,确保官兵发生重大伤病情后,前方与后方紧密衔接,用最好的设备、最强的力量抢救生命。
针对天气炎热、部队训练强度大、官兵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实际,医疗防疫队组成心理服务小组,利用训练间隙和晚上时间,深入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疏导与调适,通过心理讲座、心理行为训练、放松训练等,缓解紧张压力,帮助参训部队官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
医疗防疫队依照实战化训练要求,从人员配备、物资准备、方案拟制、卫勤协同等方面精心准备,把野战医疗救治方舱直接部署到训练现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方舱内看到,这里心电监护仪、麻醉机、手术台、重症监护室等医疗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能同时展开4台战伤救治手术。他们还和后方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确保遇有重大伤情,能够第一时间展开会诊。
朱日和训练基地位于大漠深处,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参训部队人数多,给防病防疫工作带来了艰巨挑战。兵站防疫分队坚持从源头把关、科学布控、综合预防,全面构建了一道卫生安全屏障。
在食品原料及水质检测室内,来自原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科的副主任于瑞敏,自从进驻朱日和训练基地以来,每天都没离开过检测室。他们的工作是对供应商提供的肉类、蔬菜和桶装水等进行检验检测。
“我们这里是最后一道关口,必须高度负责。”于瑞敏介绍,“这关系到每个参演部队官兵的健康,丝毫不能有任何闪失。”
为此,防疫分队第一时间与饮食供应商进行对接,严格审查供货资质,提出具体明确要求;每天在肉类、蔬菜运送车辆到达配送中心后,4名检验人员现场进行包装密封、产品标识、外观质感检查;制定了各类食品检验项目明细,对农药残留等33项理化指标、4项微生物指标、22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
实行食品质量一票否决制,对不合格的提出退货处理,这是防疫分队严把食品供应质量关采取的坚决手段。在对一批桶装水检测中,他们发现大肠菌群指标超出国家标准近7倍,密集人群饮用后,极易引发大范围肠道传染病。他们立即叫停了该品牌桶装水。某公司供应的熟食、海产品等速冻产品,存在生产日期不明确、包装不符合标准等问题,被当场提出退货处理。在防疫分队严格把关下,没有发生一起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流入部队的情况。
对食堂、厕所等机器不易展开的场所,士官宋传航身着厚厚的卫生防护服,头戴防护帽,肩背几十公斤重的防疫喷雾器,逐个场所进行人工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每天下来,衣服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高强度的体力消耗,让宋传航的体重减轻了不少,但他却说:“能够防止疾病发生流行,为参训部队做好服务保障,我一样感到光荣和自豪。”
装备保障:
为“钢铁洪流”保驾护航
“阅兵看装备,装备看保障,保障看质量。”阅兵联合指挥部装备保障组组长、中部战区战勤局副局长胡功海认为,装备保障作为阅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阅兵成败。
这次阅兵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联合指挥部,对受阅部队实施统一指挥。中部战区战勤局从战区机关和部队选拔军政综合素质过硬、大项活动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成立装备保障领导机构。
沙场阅兵中,70多型装备中有30多型为首次受阅。为确保阅兵万无一失,装备保障组提出了“绝对不让一台装备抛锚”的“零故障”目标。为此,他们还临时成立了装备技术保障大队。
大队长马青山介绍,此次阅兵,受阅装备型号全、数量多、成分新,装备保障难度可谓超过以往历次。“我们通过科学统筹保障力量,盘活整合保障资源,丰富完善保障手段,为每一个装备方队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高效的技术保障服务。”
阅兵联指装备保障组副组长王飞说,“装备技术保障大队负责全部装备方队所有装备的技术保障任务,这些常年奋战在修保一线的‘大拿’,对阅兵装备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这个大队采访看到,在前期的实战化训练阶段,大队官兵每天很早就赶到装备场展开作业,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每名同志的手都磨出了一个个血泡,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自进驻朱日和训练基地以来,装备技术保障大队检修检测受阅装备930多台次,无一“误诊”,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装备保障组,记者见到了阅兵联合指挥部装备技术专家组组长杨朝贞。为实现“绝对不让一台装备抛锚”的“零故障”目标,这位年近六旬、接近最高服役年限的老专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要求,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检测,一个螺丝一个螺丝地拧试,对受阅装备逐一进行了细致的隐患检查、试车检测,先后排除故障近千起。
检修中,杨朝贞还注重答疑解惑,既当修理工,又当教练员,一身油污一身汗,对装备维修工、驾驶员进行技术传帮带,带出了一批“心里有数”的驾驶员、“手到病除”的修理工。
军民融合: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在沙场阅兵的背后,有这样一个保障群体,他们抽组于不同的企业工厂,是地地道道的“民兵合成军”;他们人人身怀绝技,代表着军工战线装备保障领域的最高水准,是当之无愧的“拳头力量”;他们不过检阅台,却战斗在阅兵保障一线,是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
这个群体,就是工厂技术服务大队。
针对阅兵装备保障的特殊要求,工厂技术服务大队组织技术攻关,研究开发了“大数据管理、网络化运行、简便化操作”的阅兵装备信息管理系统,使“铁甲神医”用上“电子病历”。这个系统自动汇总分析各方队上报的装备信息,为每件装备建立“电子档案”,通过图表呈现的态势图,可以全面掌握受阅装备完好情况、检查评估情况、综合保障情况以及摩托化消耗时间,准确预判装备故障规律和装备消耗指标,指导方队科学制定装备动用计划,为指挥部首长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沙场阅兵、保障先行。为解决工厂技术服务人员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交通保障难题,这次阅兵探索了一条“民拥军、民保军”的军民融合保障路子。其中的突出代表是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
整个实战化训练和阅兵期间,42辆上汽大通汽车往返于阅兵指挥部、朱日和训练基地和参加实战化训练的部队之间。舒适可靠的7座商务车、可搭载10余人的轻型客车、可载人也可载货的皮卡……一辆辆白色的大通汽车,在草原深处奔波,为完成受阅保障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国产品牌汽车的优异性能和精良品质赢得了受阅部队的好评。
“沙场阅兵扬我国威军威,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傅鼎介绍:“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我们上汽大通无偿提供42辆商务车、皮卡车和轻型客车,表达了我们对人民军队的敬意。”
据悉,这已经是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第二次无偿助力阅兵了。在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他们作为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杰出代表,向阅兵指挥部交付了24辆G10商务车,作为阅兵指挥部的保障用车。
沙场阅兵,通过检阅台的虽然只有受阅方队,但这些雄师劲旅身后的英雄们,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大通G10带你看中欧用车大不同
-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