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配置堆砌的老路,博越的走红仍要靠品质?

2016-12-12 11:57    作者:晓辉    来源:新锐车网    浏览:

 

 

 

 

 

 

 

 

    配置,是不少人选车时总挂在嘴边的东西。有些厂商把握这个特点,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喜欢在配置上做文章,但效果却并不一定奏效。例如自主品牌中,就有一些看起来配置相当齐全且价格也不高的车型,却并没有成为预想中的“爆款”。在这个问题上,2016年的最大网红车型博越应该说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还是要靠品质,而非简单的配置堆砌。

吉利博越

    感官上的高品质往往比高颜值更有价值

    一说到某款车能否热销,人们总喜欢把原因归结到“颜值”上,似乎设计漂亮了,一切就都OK。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看上去设计平淡、甚至是从大到小都“套娃”的品牌和车型,却能获得极佳的销量。这里面的奥秘,就与感官上的品质感有很大关系了。说得更直白一点——让人感觉“很高级”,要比惊艳的设计更重要。

    博越在这方面受到的热烈追捧,很大原因就在于此。例如博越的外观固然很漂亮,悬浮车顶、仿生学的动感线条等等,但人们更多给予好评的、看到以后就想买的原因,其实在于它的车身工艺和涂装工艺——看上去就要比同价位车显得更好,这个感觉很关键。内装也是如此。中国元素的大量应用,例如西湖拱桥的中控台、梯田式的波纹贴面、回形造型等等,但更关键的还是直观感受上的高质感。例如内饰的软性材质,内饰部件的接缝和切线工艺那种精致度。还有几乎让所有人赞口不绝的Nappa真皮座椅。这种面料,别说竞品的仿皮比不了,哪怕像昂科威这种“高级合资SUV”的真皮面料也同样比不了。

吉利博越

    驾驶感上的高品质更能形成口碑

    博越上市后销量呈现高斜率的极速攀升,除了产能变化以外,也与现有博越车主形成的口碑有关——很多拥有这款车的人,都会用“超赞”来形容它。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博越开起来的品质感,已经真正超越了同级合资对手,当然更超越了几乎所有的自主同级对手。

    这种品质感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例如底盘质感,除了悬挂设计和用料的到位以外,还这得益于英国Mira的调校。还有如非常影响品质感的车内静谧性方面,博越借鉴了沃尔沃的技术标准研发的吉利声学技术,让博越的车内噪音控制已经超越了很多合资B级车。用技术术语来说,就是全车有多达17处的膨胀胶块、最新吉利G-Sound三维立体空间声学处理、70多处声学材料包覆等等。用数据来说,即可以达到50km/h的噪音低于60分贝。

吉利博越

    吉利大量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属于提升品质感的一个方面。例如智能雨刷、智能LED大灯,还有智能预碰撞系统、车道保持系统、远程控制等等这些,都可以给予车主更多高级车的体验。来自燕飞利仕的音响,也都有助于提升整车的高级感,最终也都会转化为口碑。

    当然,最后还有一个关键项,即可靠性,这也属于品质的范畴,这同时也是博越的强项——自上市以来至今,博越在“小问题”的反馈上,比奔驰宝马的全新车系还要少,这也是相当难得的。

    做好这一点不光是高投入,还有管理体系

    高品质,说白了就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自然竞争力强。这个逻辑很简单,但要做到却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这里面就涉及到两个因素——一个是成本投入,也就是应了“一分钱一分货”的老话,另一个就是能力,有没有本事把好东西用好。

吉利博越

    博越在前面一点上是相当舍得的,这一点从它的生产线和供应商就能看出来。博越的春晓基地生产线,无论是机器人的数量、品牌,还是各种冲压、焊接、涂装的设备,乃至员工的素质,都已经完全达到国际一线厂商的水平。供应商方面,博越也都不含糊。例如它的主动安全系统、真空助力、毫米波雷达等均来自博世;胎压监测、车身控制单元、无钥匙等均来自大陆;还有全景天窗来自荷兰英纳法,方向盘及气囊、安全带等源自瑞典奥托立夫,MT变速器来自格特拉克;甚至像车灯这样的布局也源自法雷奥(而不是国内供应商)。就连看上去属于吉利自主研发生产的1.8TD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实背后也有沃尔沃的技术支持,并且与沃尔沃50%的供应商同步共享。

    相比之下,博越生产线更有含量的其实是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很难用简短的话来描述,总之它涵盖了从采购、生产、组装到质检的一全套流程,确保最终品质达到设计诉求。

    小结:

    作为2016年车坛的“大网红”,博越现象确实引发了多方的讨论和关注。在笔者看来,除了它出色的营销策略、精准的产品定位以外,它在品质上的注重,也达到同价位自主品牌车型有史以来的最高标准。难得的是,这种高标准与前面出色的营销结合起来,让博越实打实地获得了销量。当“品质上位和产品上位”得到了销量的背书后,就会变得更加真实、可信。这不光是给予了吉利(在今后开发车型上)足有的信心,同时也给予了整个自主品牌行业的信心——虽然是自主品牌,只要你真正做到了高品质,哪怕贵一点,市场也是会买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