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保研所有测试,我对沃尔沃和奔腾的“安全”有了新认识

2019-12-22 14:52    作者:赵斌    来源:新锐车网    浏览:

近期,“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019年的碰撞测试结果出炉,关于这份报告的测试结果一时间引起了业内人士的诸多讨论。本次测试总共4个大项:车外行人安全、辅助安全、车内乘员以及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

在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一项中,总共参与过测试的40款车,有31款都拿了P(差评),中保研测试结果页面满屏的“差评“看着很是吓人,这引发了围观网友的热议,这个项目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字面意思看,莫非是考验车辆“耐不耐撞”,那“不耐撞”意味着安全性差吗?这么多车都拿“差评”到底代表什么?

网友有如此多疑问的原因很简单,首先,这个测试在中国很“新”,2018年才开始进行碰撞测试,所以网友还没有那么了解;其次,这个评价体系与网友熟悉的C-NCAP有所不同,考核维度也有差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保研这套评价体系到底是什么?评什么?各种成绩意味着什么?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耐撞性”到底是什么?

首先亮出一个知识点,什么是“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理论研究和摸底测试,最终形成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包含四个维度的测试项目: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事故伤亡风险等方面,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所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关注的不仅仅是车和乘员本身,而且还关注用车过程中涉及到安全性的开销,比如交通事故中车损、行人受伤等造成的车主经济损失,这其实也和保险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

 

换句话说是,耐撞性更多考核的是车辆发生低速碰撞后,维修费用的高低,这一点中保研在其官方指数解读中也已经讲得很明白了,所以这些得了差评的车型,需要改进的是车辆安全性和碰撞后维修费用的平衡。

那么一款车在这套测试中拿到的不同项目的成绩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以一些具体车型为例来分析。

有“P”有“G”,测试成绩怎么看?

在中保研目前测试的40款车型中,有31款在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项目上拿了P,这个前文已经解释过就不再多说了,除此之外,还有一项碰撞测试尤为引人关注,那就是车内乘员大项中的子项目——正面25%偏置碰撞,这也是很多车型的“失分项”。

简单统计发现,在这一项上拿过P的有大众途观L、别克GL8,以及奔腾T77等几款自主品牌车型,而宝马3系等豪华品牌,在这一项上得分也不高,但在这一项的多个子项目中,以上这些车型又表现的还不错。

这是什么原因呢,据行业专家介绍,由于中保研这套评价体系基于美国标准打造,而且进入中国市场又比较晚,所以车企也不熟悉,因此市面上的很多产品在开发设计时没有单独应对这一碰撞做设计,保险杠横梁、纵梁等吸能结构没有覆盖25%小偏区域,也没有侧气帘的装备,所以成绩不理想。

 

奔腾T77为例,虽然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整体结果为P,但在碰撞后乘员舱下部侵入量还是G,并且试验假人的头部,颈部,胸部仍然是G,也就是说由于车体结构没有应对,腿部会受到损伤,但是人的上体和头部都是G优秀,没有一点伤害。

同时,在侧面碰撞中,奔腾T77 B柱离座椅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还有23.5cm,乘员生存空间排在39款试验车型的第3名,比93%的车型表现都好,仅次于沃尔沃和丰田,比奔驰、宝马、凯迪拉克、领克、魏、吉利的生存空间都好。

 

据有关机构调查研究,交通事故中类型中最高的就是碰撞事故,其中侧面碰撞约占碰撞事故的30%,仅次于正面碰撞,尤其在造成重伤的事故中,侧面碰撞约占35%。我国道路交通情况较为复杂,更容易发生车辆的侧面交叉碰撞,而非美国的正面偏置碰撞。

所以综合来看,中保研这套评价体系也很有参考意义,能够为企业和用户提供多一个维度的产品标准,引导整个行业建立起更完善、更健全的立体式产品评价体系,而对企业来说,多了一套评价标准并不是坏事,虽然可能需要个适应的过程,但能够变得更好正是企业所追求的。